碳中和目标对中国产业与企业的影响?

碳中和目标对中国产业与企业的影响?

# 市场与趋势发布时间:2024/11/25

2

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,且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,承诺2030实现碳达峰,2060实现碳中和。这一目标不仅是面对气候变化责任的担当,同时也将给中国的产业和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。

能源结构转型

全球化石能源作为重点的碳排放主要来源,占人类活动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90%。中国传统也依赖于化石能源,包括煤、石油、天然气等。要想改变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,就需要逐步转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,包括光伏、风能、核能、氢能等。而每一项新能源都面临不稳定性的问题,因此需要多路径发展。如白天光伏产能很高,但晚上就会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,需要更多的储能来解决这个问题,同时也需要电力智能调配协同解决该问题。这里再讲一个大部分人都可能会出现的误区,电车不是新能源汽车,取决是不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在于充的电是否是绿电。总而言之,能源结构转型是完成全产业链转型的基础与关键,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,也不代表完全不使用化石能源,在相当长的时间内,化石能源依然有自己的存在意义。

产业结构转型

相比与改革开放初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,中国的产业结构需要从高碳排向低碳、绿色产业转型,结合高科技、智能制造、节能环保等理念与技术,推动产业结构转型。产业结构转型依赖三方面,一方面是行业间资源复用(如钢铁、电力、建材、化工行业互为原材料);另一方面是行业内技术转型(通过低碳手段降低能耗与碳排放);最后是淘汰高耗能高排放产业(附加值低且可替代性强的产业优胜劣汰)。

绿色技术创新

绿色技术创新是作为未来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,目前我们可以通过稍微的宏观调控或降低能源使用来控制,但并非长久之计。未来必将要通过技术手段时间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,主要手段包括智能电网调控、氢能存储与稳定、CCUS技术与成本突破。这些技术的创新不仅仅是满足国内市场,也包含国际市场,且市场潜力巨大。

绿色产业链与供应链

随着绿色产品和技术需求的不断增加,绿色产业链也将被重新定义,同样的产品,价格越低且碳排放越低的产品将会获得市场的认可。如光伏、电动车、锂电池产业将形成一条新的绿色产业链;电子制造行业各供应链也将持续低碳发展,绿色溢价也将持续走低。

碳中和是全人类的一个长期目标,同时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契机,能源结构转型、产业结构转型、绿色技术创新、绿色产业链与供应链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,需要我们持续加大力度去改善和调整,同时也需要资本的投入与政策的支持。

本网站文章均为独立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
联系我们,定制专属解决方案

专注企业绿色数字化转型,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

联系我们
+86 180 3083 1493

商务合作/markting@esgdigit.com

公司地址/成都市 高新区 紫竹北街85号1栋1层

关注易碳永续

Copyright © 2024 ESGDIGIT.COM易碳永续科技(成都)有限公司
蜀ICP备2023018165号-1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639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