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碳中和猜想-工厂篇

未来碳中和猜想-工厂篇

# 市场与趋势发布时间:2025/01/13

4

随着时间的推移,中国双碳目标的第一个碳达峰越来越近。届时,碳排放量的计算将会越来越精准,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被要求碳管理,包括企业层面的碳盘查和产品层面的碳足迹。我们来设想一下2030年之后,未来的工厂将会变成什么模样。

首先,工厂会完成对碳排放范畴一二三的自动采集。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首先需要对直接能源消耗做采集,使用的多少煤、电、油、气,通过智能电表或其他系统实现自动化;其次,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需要做传感监控,并完成自动化采集;再次,关于范畴三的排放,则需要对接各类系统,如员工差旅系统实现数据对接与转换;最后,对所有数据完成采集后的分类呈现。

其次,工厂产出了多种产品,会对各类产品进行分类统计,从而计算出每个产品的碳足迹。对于每类产品生产用时、原材料消耗量、成品数量等实现自动化采集,从而得出每类产品的碳足迹。

再次,针对于每类的碳排放,通过人工智能反馈企业在哪些方面实现碳减排。甚至是供应商有哪些,价格是多少,减排到什么程度。对于未能实现碳减排的部分,人工智能则会推荐CCER的方式、购买绿电、是否需要购买碳配额等方式,帮助企业实现智能管理。

最后,企业的碳报告以及产品碳标签将会在企业官网或生产设备上体现。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对应的产品,比如一瓶饮料的碳排放将对在标签上体现;一台电脑的碳标签也会记录到出产设备中;未来所有的工业类产品应该都会加上碳标签。

总而言之,从原材料获取,再到出厂使用,各个环节的碳排放都要被采集记录,并对外发布。这个过程不是一年两年实现的,但一定是可以实现的,也会实现的。

 

本网站文章均为独立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
联系我们,定制专属解决方案

专注企业绿色数字化转型,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

联系我们
+86 180 3083 1493

商务合作/markting@esgdigit.com

公司地址/成都市 高新区 紫竹北街85号1栋1层

关注易碳永续

Copyright © 2024 ESGDIGIT.COM易碳永续科技(成都)有限公司
蜀ICP备2023018165号-1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639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