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碳管理系统的实施与技术
# 其他作者:ESG Ease发布时间:2024/12/10
当企业或园区在准备进行企业碳盘查或零碳园区实施时,应当提前做好哪些准备,同时又应该应用哪些关键技术用以支撑呢?
实施
确定边界:这里包括组织的边界和运行的边界,组织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设备设施;运行的边界则是识别和组织运行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活动,按照直接排放、间接排放和其他间接排放,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企业的统计边界会存在区别。
选定基准年:选择基准年是便于选择参照,根据基准年来确定企业的碳排放量增加或减少。
确定排放源:按照固定排放、移动排放、生产制程排放进行区分,并确定对应的活动项。
建立盘查清单:针对不同的活动项,确定盘查人、频率、设备与温室气体类型。
数据质量管理:数据误差与遗漏管理,测量设备维护与量化方法评价。
温室气体盘查报告:输出完整的、可信的温室气体盘查报告。
技术
大数据分析:一方面需要对排放源的数据进行计算,另一方面需要对不同的数据项进行合并汇总分析,能识别出哪些排放源的排放量大,存在较大的减排潜能。
物联网:通过智能传感设备的识别,同时将数据传送至碳管理系统,从人工填报转由系统生成,更准确与实时。
人工智能:通过人工智能去预测碳排放量,同时通过智能化建议,让企业或园区有更全面的方法实现节能减排。
智能碳管理的实施与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,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、行业的推动、政府的扶持,技术的选择需要根据企业或园区的实际情况去选型,但从长远来看,应该具备以上技术能力。
本网站文章均为独立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